中文/ English Version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4日    来源:福建日报    阅读次数:3412
服务化,制造业变革的新机遇
——从“龙马环卫模式”观察制造业转型新路径
转载自《福建日报》2016年10月23日头版


    □本报记者 谢贤伟

    一

    今年,龙马环卫跻身全省最高质量奖之列。受到关注的,不仅是其雄厚的产品技术实力,更有“制造服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新理念。

    过去,龙马环卫只是一家单纯的环卫装备制造商。现在,却向着环境卫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进“环卫装备制造+环卫产业服务”协同发展。

    为何作此改变?按理说这家企业日子挺滋润。去年营收有15.36亿元,位居行业前茅;研发投入占营收的3.6%左右,产品竞争力不是问题。

    但市场传导来不一样的信号——

    环卫装备制造产业面临供大于求的窘境,全国约300家同行企业,多数出现效益下滑。不过,环卫服务行业的规模保守估计却达千亿级别,潜力巨大。

    正因此,龙马环卫选择了“产品+服务”“制造+服务”的新蓝海。

    在对外项目拓展上,通过整合政府、运营方、资本方三方资源,协助政府完成对公共事业的转型;在对内项目管理上,提出环卫运营服务的质量标准、运营规范和形象品牌,形成项目管理模块的快速复制,提升环卫公共服务项目的运营水平。由此,企业成功运营一批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环卫一体化服务外包项目、村镇环卫一体化项目等市场化运营服务项目。

    截至目前,这家企业的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达48.55亿元,服务对象涉及福建、海南、广东、辽宁等省份的7个城市。其中,去年拿下合同总金额达35.05亿元的海口市龙华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创下迄今为止国内环卫服务项目的最大金额。

    新的模式,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根据龙马环卫2016年中报,上半年,企业在环卫服务领域收入达1.03亿元,同比增长779.77%,占公司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0.33%,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势头。

    龙马环卫模式,是否具备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二

    “龙马环卫探索制造业服务化、尝试服务型制造,代表着制造业企业转型的新趋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认为,“尤其是面对经济新常态,转型服务型制造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突破口。”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即高价值环节从制造环节为主转向服务环节为主。在国外,服务型制造已步入成熟发展阶段。比如在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比例达58%。

    相比于此,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型制造被正式提出,不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但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将是“中国制造2025”主要目标之一。

    福建的情况又如何?去年9月,省经信委生产服务业处组织一次针对200家企业的调查,根据回收的150份调查表分析,有119家企业提供了一项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务,其中提供三项以上业务的企业有40家。从服务收入占比来说,样本企业的服务业收入比重不大,但对企业的利润贡献较大。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福建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基于市场竞争、企业转型等需要,初步形成了向服务化转型的意识,并探索出一些服务型制造模式的轮廓。”生产服务业处处长陈居雷表示。

    其中,制造业龙头企业担当起“排头兵”角色。比如,福汽集团整合下属整车制造、配件生产、销售、租赁等资源,形成以汽车后市场服务为关注点的产供销服务体系,告别整车为王时代,寻找新增长点。又如,鑫展旺集团将制造业中的物流业分离,两业协同、联动、融合,再造并完善了供应链,使其更加迅捷、灵敏响应市场的“风吹草动”。

    但陈居雷同样不避讳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受调查企业和全省的现状来说,制造业企业对服务型制造的了解、认知还不充分。服务型制造到底能为转型升级带来什么,企业对此仍模糊不清,缺乏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其次,现有的服务模式比较单一,大多数还是采用电子商务进行产品销售,产品服务更多体现为售后服务的延伸,真正通过创新进而增加服务收入的成功经验不多,服务型制造尚待进一步引导培育。

    如何才能推动更多如龙马环卫一般的“转型者”不断涌现?

    三

    去年7月出台的《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提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推进服务型制造”。但在我省,尚未出台专门、系统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

    据了解,眼下省经信委正着手起草全省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行动计划。对此,黄茂兴建议,政策着力点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政策的点与面。根据现有服务型制造情况,不同行业的服务化水平、服务模式等体现出较大差异,政策一定要区分不同行业服务化转型规律,分类指导推进。不精准发力,就难有实效。

    二是提高奖补资金的针对性、有效性。只有明确制造业企业服务收入统计的标准,才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补到有转型价值、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和项目上。

    今年,省经信委将首次在全省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认定。“第一批要在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在线支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物流等重点领域,找出一批示范企业和项目,探索经验,为更多企业提供借鉴、参考。”陈居雷表示。

    此外,专家还建议,促进服务型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行业性、区域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广泛的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供支撑。

    福建华鼎智造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为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服务的企业,事实上就扮演了平台的角色。传统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应用华鼎智造研发的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以后,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在线服务,能实现在线智能监测、远程故障诊断、装备健康状态评价等功能,让生产管理各环节互联互通,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

    “对外,平台帮助装备制造企业重构与客户的关系,支撑提供超出客户预期服务的能力,比如预判性维修、远程故障快速处理等;对内,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故障报警、维修记录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帮助生产部门定位隐性缺陷,提高设备质量。”公司总经理夏玉雄说。

    如今,这家去年刚刚成立的企业,已助力四五十家客户企业的服务型制造转型。

    泉工机械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制砖机、砌块机专业厂商,这些年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销售设备获利大幅萎缩,难以覆盖生产、营销、管理等成本;另一方面,产品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庞大的网络制约了售后服务的效率、效益,成了客户投诉的“重灾区”。去年5月,泉工引进华鼎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通过云平台,建立远程控制中心,采集设备运行的工业大数据,打通企业各业务单元之间的数据共享,精准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的远程维保、预防性维修等个性化售后增值服务的效率、水平大大提升,并为泉工的经营决策、市场销售、设备改进提供了依据,加快了盈利核心从单一设备生产向基于设备的服务的转变。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泉工售后服务效率提高40%以上,节约售后维护成本50%以上,并带动产品销售提高20%以上。

    今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提出设计服务、制造效能提升、服务模式创新、客户价值提升四大行动,以及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等十大方向。

    对此,夏玉雄认为,制造业企业围绕产业链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制造与服务的融合。

    只要抓住一个环节,企业从“制造”到“制造+服务”,就可能多一次飞跃的机会。


 
返回资讯